一)支持科技创新发展
1.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。发挥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作用,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布局,支持建设国家或省级科技平台,构建全链条式科技创新体系。
2. 加大人才支持力度。支持创新示范区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战略需求的顶尖人才“直通车”机制,允许在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范围内,突破身份限制,制定与创新驱动相适应的人才政策。支持创建“科创中国”试点城市。
二)支持乡村振兴发展
3. 积极推进产业转型。支持发展智慧农业,加快现代种业攻关,推动峄城石榴、山亭长红枣、滕州马铃薯等争创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。支持创建闲置品循环链集聚区,设立中国(枣庄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。
4. 支持智慧乡村建设。支持数字乡村建设,培育“互联网+订单农业”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,推动知名直播平台优先选址枣庄市设立直播供应链基地。支持智慧文旅试点建设,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原创IP。
三)支持城乡融合发展
5.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科学推进棚户区改造,支持建设全国一体化工业大数据中心省级区域中心。支持枣庄机场、滕州通用机场和薛城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;支持打造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风景道,建设鲁风运河观光道。
6. 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力度。全省遴选20所优质学校开展结对帮扶;省级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给予积极倾斜。建成优秀课程共享资源库向城乡教师免费开放。支持教师队伍建设,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力度。
7. 加强全民健康体系建设。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,支持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,优先安排公费医学生培养计划。鼓励引导高水平体育赛事项目落户枣庄市;统筹相关资金为符合条件的特困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。
四)支持绿色低碳发展
8. 推动能源与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。引导更多行业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,支持节能减排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、碳排放权服务,对符合条件的低碳及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、低碳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改造等项目,优先提供金融服务。
9. 推进低碳创新园区示范建设。积极落实财政激励政策,支持打造绿色低碳技术供给高地。对符合条件的园区、企业事业单位开展近零碳排放、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建设,给予优先推荐。支持举办乡村振兴与绿色低碳融合发展峰会、重大论坛等活动。
10. 加强生态环境优化。支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,建设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。支持开展环保管家、“环境医院”等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试点。支持探索创新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。
五)支持可持续发展投入
11. 强化财政支持。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,完善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办法,在资金分配上积极予以支持。对枣庄市符合条件的项目,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争取上加大倾斜支持力度。
12. 实施专项支持。优先在创新示范区布局国家、省重大项目,支持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、谋划、申报工作。鼓励社会资本、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投资参与,纳入省重大项目、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的项目,在专项债争取等方面给予支持。
13. 加强金融支持。支持银行、保险机构设立分支机构、各类投资基金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,加大对支小支微担保业务的支持力度。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。支持交流联动,推动乡村金融要素集聚和城乡融合发展。
六)支持体制机制创新
14. 加强组织领导。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,为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。省直部门、省内高校院所、有关地市开展对口支援协作;强化宣传工作。
15.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。赋予创新示范区更大改革自主权,支持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。在创新示范区内复制推广部分政策措施,保障创新示范区合理建设用地需求。
山东省出台政策,支持枣庄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
标签:企业新闻 2022-12-26 17:47:30 次